新闻中心 News center
联系方式 contact us
邮箱:
1148945414@qq.com
电话:
0797-6235166
手机:
13807973720
地址:
于都县云中云
我们客家人过中秋节的传统习俗,你知道有哪些?

客家人过中秋时有吃月饼、赏月等习俗,与全国其它各地大致相同。客家人称八月节或八月半。每逢中秋圆月升起时,客家人早早地便在庭院、楼台,或屋前的禾坪、草地对着月亮升起的地方,摆出月饼、花生、柚子等果品,准备“敬月光”活动。

拜过月后,一家老小在外面赏月、吃东西。边赏月、边沟通,增加家庭和谐气纷,小孩子则边赏月,边在皎洁的月色下追逐嬉戏玩耍,此时是他们的天堂。

而吃东西也有些讲究,家长往往先让大家吃这些祭过月神的祭品。我们分吃过程,一方面接受了月神的赐福,一方面履行了传统的祭祀文化。有些地方说法是,吃了这些祭品更“乖”、会更有福气、会更吉利。

在客家地区,除了吃月饼这个传统的、带有普遍意义的中秋食品外,还有哪些传统习俗呢?

赏月杀柚客家地区盛产柚子,客家人中秋赏月总少不了柚子。剖柚子我们也叫杀柚,带有驱邪的意思在里面。有些地方说剥柚子皮是“剥鬼皮”,也寄寓了驱邪消灾的愿望。圆圆的柚子也代表了一家人团团圆圆。


扎灯笼客家人常在春节中秋等喜庆活动中使用的传统竹编纸灯笼。制作竹灯笼的传统手艺复杂,买来竹坯后,还要进行收口、吊样、裱糊、晒干、过浆、再晒干、写字和过漆等9道工序才能制成。客家红灯笼去年登上央视“秋晚,“秋晚”开场中会有这样一幕:200多名演员手提写着百家姓氏和堂号的客家传统竹编纸灯笼,从各个入口登上舞台,形成一个壮观的场景。


树中秋在客家地区,有树灯笼的传统风俗,叫“树中秋”。树亦作竖,即将灯彩高竖起来之意,所以也叫“竖中秋”。每逢中秋,到了夜里,就在灯内燃烛,下面再联结许多小灯、彩旗、银铃等,用绳系于竹竿上,高竖于瓦檐或露台上,或用小灯砌成字形或种种形状,挂于家屋高处,如平台、屋顶或高树之上。入夜,满城灯火,如繁星点点,和天上明月争辉,以此庆贺中秋。


拜月光中秋节当晚,一家人吃完团圆饭后,必须摆上各式果品进行“拜月光”的仪式。清代有首《羊城竹枝词》云:“中秋佳节近如何,饼饵家家馈送多,拜罢嫦娥斟月下,香芋啖遍更炒螺。”有天台的人家在天台,没天台的人家在家门前,摆开八仙桌,焚香礼拜,贡品除了月饼外,还有柚子、柿子、香蕉、杨桃、油甘子、芋头等,芋头讲究“母子相连”(在盘的中央放芋母,周围摆芋仔,寓意合家团聚)。拜月光后合家围坐,分享各种贡品,外加炒田螺等,畅叙天伦,直到深夜。


吃五仁月饼客家地区的月,有“五仁月饼”,还有一种用糯米粉加糖压制成大小不一的圆形糕。虽社会经济不断进步,但客家人始终继承传统饮食文化又在发展民间饮食文化。客家人的月饼,除普通月饼外,还会买“五仁月饼”,祈祷五谷丰登、五彩缤纷的收获和生活。


唱山歌
月下对歌是客家地区一项长盛不衰的中秋活动。已故广东省民俗学会会员黄火兴说过:“很多地方过中秋的时候都有唱山歌、斗山歌的活动。像在梅县、松口这些地方都非常盛行唱山歌,到了八月半就显得特别热闹。”“月光华华照山坡,山峦山岭树山多,中秋客家山歌日,山上山下唱山歌。”客家山村的乡亲们围坐在一起,对月当歌,赏月谈心,这就是客家人特有的山歌中秋夜。


联系我们

一次需求提交或许正是成就一个出色产品的开始。
欢迎填写表格或发送合作邮件至:1148945414@qq.com

于都县云中云网络科技有限公司

电话:0797-6235166

手机:13807973720

邮箱:1148945414@qq.com

地址:于都县于山大道于都公证处后栋456号

百度地图API自定义地图
>